01-logo(1).png
您当前位置:
【新闻发布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五场聚焦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来源:天津发布 发布时间:2024-05-09

5月9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五场聚焦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栩冬、市医保局局长李国田、市人社局副局长郑巴音介绍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所关心的问题。

王栩冬介绍:

推动京津冀卫生健康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是市委、市政府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市卫生健康委始终聚焦“一核两翼”和三地协同,深化卫生健康合作共建共享,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聚焦承接北京优质医疗资源“一核”辐射带动效能,京津同城化取得新成效。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项目一期(血液病医院团泊院区)已投入使用,床位1000张,建成亚洲单体最大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市环湖医院牵头创建了环湖—协和—同仁颅底外科中心,成功实施20余例超高难度及复杂颅底手术。依托市儿童医院组建中国罕见病联盟天津协作组,加强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促进实现罕见病早诊早治。滨海新区政府与北京大学医学部深化合作共建市第五中心医院,使患者不出滨海新区就能享受国内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二是聚焦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两翼”建设,提升健康服务能力取得新突破。与北京城市副中心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增强互动,“通武廊”三地卫生健康委签订协议,区域医疗卫生实现紧密合作。与雄安新区合作扎实推进,持续组织选派人才支持雄安新区建设,2023年以来,从天津33家优质医疗卫生机构选派83名专家进驻雄安新区安新县,开展门急诊诊疗3.7万人次,实施新技术17项,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提高雄安新区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水平。

三是聚焦实现“三地”卫生健康全领域协同,共建共享取得新成果。首先是重大合作项目成效显著。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获批第五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并开工建设,加快推进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医院建设;我市一流专家团队已进驻两家医院,输出技术、人才、管理,为当地百姓提供更优质诊疗服务。其次是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不断提升。首届京津冀医疗质量控制管理会议在津召开,天津加入京津冀地区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的医疗机构已达89家,互认项目50项;加入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医疗机构达73家,互认项目30项,有效避免重复检查,提供同质化服务。再次是京津冀医联体建设有序推进。天津重点推动31个京津冀医联体建设,组织牵头医院向成员单位派出专家开展临床带教,并安排当地医生进修或远程培训,实现双向转诊、远程会诊,共享优质医疗资源。最后是公共卫生协调联动,第八届京津冀卫生应急综合演练在津举办,较好提升跨区域、跨部门综合指挥和协调联动能力。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将继续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更好地加强三地联动协作,增进民生福祉。

一是在唱好京津“双城记”中展现新作为。积极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推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争创国家医学中心,加快实施市疾控中心建设国家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打造天津医疗卫生服务高地。同时,与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师资格认证中心深入开展战略合作,提高医学考试标准化、规范化、同质化、信息化水平,强化引领示范。

二是在支持“两翼”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中探索新举措。对接北京城市副中心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促进“通武廊”在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领域深入合作,推动区域卫生健康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对接雄安新区需求,每年从天津卫生健康机构中选派不少于40名专业人才进驻新区安新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机构,加强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市眼科医院和安新县医院等医联体建设,支持安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三是在落实京津冀卫生健康一体化发展中再谋新思路。在推进京津冀医疗、中医药、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与监督、科研人才、信息化等全领域交流合作的基础上,全力做好四项重点工作,即:做实协同工程,继续支持北京协和医学院天津医院二期、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家庄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秦皇岛医院等重大医疗卫生项目建设,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扩面惠民项目,实施扩大三地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范围等惠民项目,同质化增强医疗质量安全;创新联动模式,以北京、天津各区和河北各地市为单位,创新打造三地基层医疗卫生体系“1+1+1”协同发展平台,推动成立京津冀医养结合联盟,高品质助力三地居民老有所医;深耕医疗合作,以与沧州市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落实落地为示范,探索与地级市医疗合作样板,引领卫生健康协同发展走深走实。

李国田介绍:

2023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主动服务和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中,推动医保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免申即享”。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我们全面推行京津冀异地就医“免备案”,三地参保群众区域内就医结算“一码通行”,无需备案。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开通异地就医住院、普通门诊、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分别达到461家、2278家、939家,织密织牢15分钟医保便民服务圈。

二是推动医药产品集采扩面提质,减轻群众负担。一年来,京津冀医药集中带量采购联盟,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京津冀“3+N”医药集采联盟,先后开展了3批次427种药品集采,8类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包括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用于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的电生理类耗材、用于颅内动脉瘤手术的弹簧圈类耗材等,中选价格均大幅下降。连同落实国家集采成果,仅2023年,我市节省医药产品采购费用超87亿元,参保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三是提升医保经办服务水平,促进共建共享。推动北京朝阳、天津滨海、河北廊坊三地医保部门签署合作框架协议,聚焦提升医保经办服务协同水平先行、示范。以信息化建设赋能医保便民服务,创新推行异地就医结算、灵活就业女职工生育保险待遇申领、医疗费用垫付报销等多项医保服务“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了异地就医门特登记、垫付报销、台账查询等多项业务集成办理。

此外,随着京津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工作的不断深化,我们全力推动医保基金协同监管,积极构建不敢骗、不能骗、不想骗的工作格局,守护好参保群众“看病钱”“救命钱”。

去年底,三地医保部门联合印发《京津冀医保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措施》。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拓展创新举措,重点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持续深化京津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按照国家统一部署,拓展京津冀三地门诊慢特病直接结算病种范围;在此基础上,我们将与河北省医保部门先行先试,加快实现两地职工医保门诊慢特病全病种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持续扩大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药机构范围,推动新增设立的医药机构及时开通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便利群众就医,为人员往来、要素流动持续注入医保温度。

二是持续深化京津冀医药产品协同管理。不断扩大京津冀“3+N”医药联盟采购规模和量级,将血液透析类医用耗材、体外检测试剂类医用耗材等更多适宜产品纳入集采范围;做好国家组织集采、京津冀“3+N”联盟集采结果在我市落地执行,年内实现药品、耗材、体外诊断试剂集采品种覆盖到1000个。持续推动京津冀药品挂网基础信息协调共享,确保三地药品挂网价格统筹协调。

三是持续深化京津冀医保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新落实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等医保服务事项,不断提高群众、企业和医药机构获得感。统筹推动北京朝阳、天津滨海、河北廊坊医保协同先行先试,依托三区(市)医保经办大厅设立京津冀医保综合服务窗口,为企业、群众就近提供垫付医疗费报销材料受理、门诊慢特病就医登记等服务;同时,我们将结合试点情况,逐步将京津冀医保综合服务窗口推广到全市16个区。深化医保数据“两结合三赋能”,依托“津医保”App为北京市、河北省参保人提供线上挂号、缴费等服务。

郑巴音介绍:

近年来,三地人社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探索、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民生和社会服务协同走深走实,推进人社领域资格互认、社保经办服务协同、人才引育合作共赢、劳动案件调查共处,共同为三地1.1亿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便利的民生服务,创造了更优良的就业环境,搭建了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一是同心共谋画好发展“同心圆”。多年来,京津冀三地共同搭稳协同发展“四梁八柱”,先后签署《京津冀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互认协议》《京津冀鲁苏劳务协作协议》等30余个发展协议。2023年底,三地签署《京津冀社会保障卡居民服务“一卡通”合作框架协议》,共同推进京津冀“一卡通”建设,加快实现三地社保卡跨省通用、一卡多用、线上线下场景融合发展。今年,三地即将签署《京津冀深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加强就业、社保、人才、劳动关系等方面顶层设计,对未来三到五年的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二是同频共振畅通三地“通行证”。实现三地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继续教育资格、社会保险待遇资格、人力资源服务从业资格互认,在一地获得的资格认证,其他两地可直接使用,为京津冀人才一体化发展、人才智力资源共享提供有力支撑,为个人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实现养老保险特殊工种企业名录和特殊工种岗位名录三地互认、三地加强劳动能力鉴定合作,发布京津冀工伤保险协议机构名录,提供视频鉴定、异地上门鉴定等服务,区域内异地工作人员工伤后可就近就地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减少工伤职工异地就医往返周折,减轻垫付医药费经济负担。

三是同建共享服务群众“零距离”。针对京津冀地区人员流动频繁,社保诉求多样的特点,三地社保部门不断简化经办流程,方便群众办理社保业务。三地企业参保职工办理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仅需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出申请即可。2024年一季度,我市共办理京冀社保转移接续0.82万人次,转移金额4.44亿元。三地还联合发布了首批15项社保服务“同事同标”事项,办理领取养老金人员待遇资格认证、企业社会保险登记等事项实现“同事项名称、同受理标准、同申请材料、同办理事项”。三地还加强就业服务协作,推动建立开放、有序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整合线上、线下招聘平台,共同发布招聘信息、提供就业服务,联合举办“职为等你”大型融媒体人才助力行动,联合开展“京津冀春风行动”,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东西部协作紧密结合,引导承德等地区农村劳动力来津就业。三地还建立了劳动保障监察案件协查机制,实现“一点投诉、联动处理”,劳动者可就近投诉,无需三地往返奔波。

四是同引共育构筑人才“新高地”。持续开展京津冀招才引智活动,定期举办“双一流”校园招聘会、“津门学子校园行”。成立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与发展联盟,发布实施全国首个人力资源服务区域协同地方标准,实现三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交流互通。截至目前,三地已有近1400家A级及以上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建“京津冀技工教育联盟”,企校合作共同培养技能人才。高质量举办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联合举办京津冀创新创业大赛、家政服务职业技能大赛、“通武廊”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

下一步,我们将践行“四个善作善成”重要要求,加强与京冀人社部门合作,积极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大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共同推进社保卡居民服务“一卡通”、人社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协同,不断深化人才交流与劳务协作,以协同之进、天津之为,持续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在人社领域走深走实,让三地人民群众不断有新的获得感。


网站主办单位:天津市医疗保障局
联系方式:天津市南开区咸阳路81号 022-83572211
网站标识码:1200000086
津ICP备2021007528号-8
推荐使用Internet Explorer 9.0 以上版本Web浏览本站
Baidu
map